
新聞詳細頁
五月初五將至,端午節對于我們,是一個帶有歷史蘊涵的紀念,寄托著人們對追尋自由的先哲的懷念。于是,小小的粽子帶著沉沉的重量,融入了文明精神的悲愴,以最質樸的模樣,奏出激烈的時代回響。
翠葉披覆,彩絲裹身,皎皎玉姿,不染塵埃,以之投江,聊寄心香。在詩人善感的心中,平凡無奇的粽子也仿佛有了浪漫的詩意情懷,成了遙寄理想的慰勞佳品。
我的粽子
梁 平
我的粽子始終是一首詩
在兩千年前和一塊石頭沉入汨羅河的底
那些迷離繽紛的神話,那些香草、佳木
和水里的藻類互為糾纏
把國家的厄運、個人的哀怨
演繹成呼嘯的抒情
以后有了浪漫,有別于《詩經》的浪漫
有了至今引以為驕傲的《楚辭》
汨羅河上的陽光泛濫成五彩絲線
裝訂了那首亙古輝煌的《離騷》
那些絲線也開始浪漫了
選擇五月初五,裝飾在粽子的衣裳上
于是,日子有了暖暖的詩意
我的粽子始終是一個人
那個長江邊聽慣了子規鳥啼叫的少年
那個長大以后身陷戰國
一直站在楚懷王身邊的“左徒”
那個在政治旋渦中上下求索的輔國重臣
最終,被旋渦撕扯得遍體鱗傷
已經被放逐的三閭大夫,滿目悲涼
看見了秦的暗箭埋伏朝廷
看見楚天搖搖欲墜,楚地白骨成堆
夢回曾經的大好江山
以一首帶血的《國殤》當箭,噴射而出
天空低垂,百姓潸然落淚
其實,淚雨已經不能沖刷滿目的瘡痍
一切都注定了灰飛湮滅
那個雙手向上仰天長歌的詩人
以這樣的姿勢,給民族雕刻了記憶
我的粽子始終是一首詩、一個人——
“日月忽其不淹兮”
關于 詩人
梁平,詩人,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
梁平的詩借助豐富的意象,刻畫了蘭芝芳草、卓然而立的詩人屈原的高潔形象,在舉世污濁的凡塵俗世間,翩然獨行,縱然流離失所,仍上下求索,九死而不悔。當理想的浪漫被現實的殘酷冷冷擊碎,憂國傷懷的三閭大夫,選擇以身投清流,不與世混同,“質本潔來還潔去”,這高蹈的精神哀歌,又何嘗不是人們心中對曾經遙遠的輝煌最深切的呼喚。
歸去來兮,伏惟尚饗,這或許便是我們在這個節日所能獻給偉大英靈的最好祭奠。
版權所有: 北京榮豐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30455號 電話:010-80820608 傳真:010-67304220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物流基地興貿一街5號 中企動力提供網站建設